|
蓝晓科技
|
基础化工业
|
2025-08-05
|
51.59
|
--
|
--
|
55.88
|
8.32% |
-- |
55.88
|
8.32% |
-- |
详细
吸附分离材料龙头向高端领域突围,打造增长新引擎公司以吸附树脂为基础,以解决客户棘手问题为导向,推动相关行业实现里程碑式进步。公司目前已打造吸附分离材料销售、系统装置销售及技术服务三大业务,终端应用于生物医药、金属、水处理、环保、食品、化工等领域,为国内吸附分离行业龙头。2004年公司用于CPC提取的大孔吸附树脂实现国产替代、2007年推出国产提镓树脂、2019年实现生产超纯水树脂的量产。未来公司将进一步加强在生命科学、高端水处理(超纯水、核电水处理、家用饮用水)等领域的研发投入,不断推进吸附树脂在高端应用领域的国产替代,打造增长新引擎。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55、12.12、15.49亿元,EPS分别为1.88、2.39、3.05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6.35、20.77、16.25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吸附分离材料:高端应用领域中国外企业市占率较高,国内企业持续突围海外公司资本实力强、技术成熟度高,在全球吸附分离材料市场上占据领军地位。 据争光股份招股书2021年数据,全球产能中海外企业产能占比达到53%,其中海外跨国龙头企业的产能占全球的46%。国内企业呈现向高端领域突围的局面,其中公司为品种最丰富、技术覆盖最全面的企业;纳微科技实现高性能色谱填料和层析介质在抗体、胰岛素、多肽等应用方向的广泛应用等。国际形势的不确定性带来部分垄断产业的技术安全性问题,为高端领域的核心关键技术国产化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公司未来布局:在生命科学、水处理中的尖端应用实现突破,加强海外布局尖端领域突破方面,公司以均粒树脂为基础开发SSMB连续色谱技术,以实现医药产品的脱盐、精细分离、母液回收等;伴随公司超纯水制备树脂材料实现产业化,未来将加强在半导体、核电等领域的应用推广;公司在高端净水品种获得技术突破,未来将加强在高端净水领域的推广。海外布局方面,公司将持续加强海外本土化销售和技术服务能力,打造世界级企业。未来随着公司持续在尖端领域实现突破,叠加公司海外布局持续完善,公司有望成为全球领先的吸附树脂企业。 风险提示:新产品推广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地缘政策变动较大等。
|
|
|
云图控股
|
基础化工业
|
2025-08-05
|
10.08
|
--
|
--
|
11.18
|
10.91% |
-- |
11.18
|
10.91% |
-- |
详细
公司为复合肥龙头企业,持续完善原料配套以打造更强市场竞争力公司为复合肥行业龙头,已建成从上游盐矿、磷矿资源到下游除尿素以外的氮肥产业链、磷肥完整产业链。短期来看,公司磷复肥需求稳步增长,同时待公司70万吨合成氨、290万吨磷矿石等产能投产,公司业绩有望稳步增长。长期来看,随着公司广西贵港基地建设完成,公司有望进一步降低复合肥成本,打造更强市场竞争力。 由于化工行业周期下行,我们降低对公司2025年的盈利预测,并新增2026、2027年的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65(前值为21.60)、13.33、16.44亿元,EPS分别为0.80(前值为1.79)、1.10、1.36元/股,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为12.57、9.10、7.38倍,维持“买入”评级。 合成氨、磷矿石、广西贵港等项目持续推进,公司复合肥成本有望持续下降合成氨项目方面,预计2025年10月,公司将投产70万吨/年合成氨产能,进而降低公司复合肥、纯碱等终端产品生产成本。磷矿石方面,公司拥有的三宗磷矿,其中阿居洛呷磷矿和牛牛寨东段磷矿资源储量分别约1.39亿吨、1.81亿吨,采矿设计规模分别为290万吨/年、400万吨/年;牛牛寨西段磷矿资源储量约2.29亿吨,已取得探矿权证。阿居洛呷磷矿于2025年3月启动磷矿采选工程建设,目前井巷工程及配套设施稳步推进中。未来随着磷矿石项目投产,公司磷复肥、黄磷、磷酸铁等生产所需磷矿石的将得到稳定供应。广西贵港项目方面,公司拟在广西贵港分三期建设年产200万吨合成氨、300万吨尿素、120万吨高效复合肥等产线。该项目一方面将进一步助力公司完善氮肥产业链原料的布局,另一方面将有助于填补公司在华南地区的产能空白。此外在碳中和的背景下,未来煤化工相关建设指标的获取将更加严格,公司此次获得的建设指标具有较强稀缺属性。未来随着公司上游原料产能布局逐步完善,公司复合肥产品成本有望持续下降,进而推动公司业绩稳步增长。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恢复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等。
|
|
|
巨化股份
|
基础化工业
|
2025-08-05
|
26.81
|
--
|
--
|
27.85
|
3.88% |
-- |
27.85
|
3.88% |
-- |
详细
2025Q2业绩预计同比增长122%-152%,或创历史新高,维持“买入”评级公司2025H1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9.7-21.3亿元,同比增长136%-155%;预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9.5-21.1亿元,同比增长146%-166%。其中,Q2单季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1.61-13.21亿元,同比增长122%-152%,环比增长44%-63%。 H1、Q2业绩有望大幅创历史新高。报告期内公司核心产品氟制冷剂价格持续恢复性上涨,以及公司主要产品产销量稳定增长,使主营业务毛利上升、利润增长。 公司业绩符合预期,我们维持公司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1.28、72.85、85.35亿元,EPS分别为1.90、2.70、3.16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14.5、10.2、8.7倍。我们看好HFCs作为功能性制剂、“刚需消费品”属性与全球“特许经营”商业模式的“基因”逐步形成,维持“买入”评级。 2025Q2制冷剂均价大幅上涨,单边上涨趋势仍在延续,后市行情可期2025H1公司氟化工原料、制冷剂、含氟聚合物材料、含氟精细化学品、食品包装材料、石化材料、基础化工产品及其他业务营收分别为6.81、60.87、8.78、1.86、3.53、20.26、15.02亿元,分别同比+26.90%、+64.63%、+2.94%、-2.40%、-19.55%、+6.99%、+7.31%。其中,公司制冷剂2025Q2单季外销量为8.45万吨,同比-10.12%;均价为40,911元/吨,同比+65.31%(增长16,164元/吨),环比+9.09%(增长3,407元/吨)。据隆众资讯,6月25日,华东制冷剂大厂HFCs主流型号调涨,全面站上5万关口。其中,R32内、外贸报价均为5.4万元/吨(+2000元/吨);R134a内、外贸报价5万元/吨(+1000元/吨);R410a内、外贸报价均为5万元/吨(+1000元/吨),价格单边上涨趋势延续。HFCs自2024年起实行生产配额制,经过一年的运行,厂库和渠道库存消化较为充分,且下游需求旺盛,叠加行业生态、竞争秩序持续改善,HFCs作为功能性制剂、“刚需消费品”属性与全球“特许经营”商业模式的“基因”的逐步形成,产品价格持续恢复性上涨,毛利大幅上升。同时,公司克服生产经营季节性、产品市场结构性矛盾等影响因素,主动应变求变,紧紧把握市场主动,实现主要产品产销量提升。 风险提示:安全生产风险,政策变化风险,终端消费不振等。
|
|
|
卓越新能
|
能源行业
|
2025-08-05
|
46.18
|
--
|
--
|
49.58
|
7.36% |
|
49.58
|
7.36% |
-- |
详细
生物柴油龙头朝百万产能进发,减碳背景下成长可期卓越新能是国内生物柴油行业龙头企业, 并逐步形成以生物柴油为主销产品, 工业甘油、生物酯增塑剂、水性醇酸树脂、脂肪醇等产业链深加工产品为辅的业务模式,实现对产业链产品的高效分级利用, 将产品朝高附加值领域延伸,不断提高公司综合竞争力。 未来公司生物柴油产能有望超百万吨,在全球碳减排背景下成长可期。 我们预计公司 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86、 5.30、 8.44亿元,EPS 分别为 3.21、 4.41、 7.03元, 2025年 6月 6日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14.21、 10.35、6.49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生物柴油: 中国以 UCO 为原料的生物柴油降碳属性凸显,未来需求空间广阔产能布局方面, 2024年底公司生物柴油产能 50万吨/年,未来将在新加坡、沙特、泰国等海外国家进行产能布局,推动公司生物柴油产能超百万吨,扩大公司竞争力。 销售渠道布局方面, 公司通过荷兰子公司完成对欧洲市场的销售渠道布局,以现货方式与下游客户进行交易,提高公司产品议价能力。 尽管欧盟向中国生物柴油产品征收较高的反侵销税,但由于欧盟境内菜籽油原料不足、中国 UCO 制备生物柴油减碳属性凸显,且中国为全球具备大量生物柴油出口能力的国家,未来中国生物柴油仍有向欧盟出口的可能。此外在全球碳减排背景下, 尤其是未来随着各国陆续推行船舶降碳、 SAF 掺混政策, 生物柴油需求有望持续增长。 待公司百万吨生物柴油产能落地后,叠加海外产能及销售渠道布局逐步完善, 公司未来成长动力充足。 深加工产品: 脂肪醇、甘油等产品景气向上,助力公司业绩增长甘油、脂肪醇产品价格走势均与棕榈油价格走势具有一定相关性,未来随着印尼推行 B40生物柴油政策,印尼国内需求增加从而减少棕榈油出口,棕榈油价格有望高位维持,推动甘油、脂肪醇价格高位维持。公司的甘油是生物柴油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脂肪醇采用价格较低的生物柴油作为原料,因此公司的甘油、脂肪醇产品具有较强成本优势,进而推动公司业绩增长。 风险提示: 国际贸易摩擦增强、 政策落地不及预期、 原料价格大幅波动等。
|
|
|
荣盛石化
|
基础化工业
|
2025-08-05
|
8.61
|
--
|
--
|
8.79
|
2.09% |
|
9.73
|
13.01% |
-- |
详细
炼化景气度回暖,公司2025Q1业绩进一步改善原油裂解价差在2024Q4跌至低点,进入2025年价差企稳回升,公司业绩在2025Q1迎来明显改善。根据公司2025年一季报,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5.88亿元,环比增长486.6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6.18亿元,环比增长736.04%。炼化行业景气度回暖,公司业绩在2025年一季度迎来大幅度环比改善。结合当前景气度和原油价格,我们下调2025年,新增2026-2027年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525.93(-615.63)/3702.23/3887.34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9.62(-81.23)/41.20/62.62亿元,EPS为0.19(-0.81)、0.41、0.62元,对应当前股价PE为45.0、21.4、14.1倍,维持“买入”评级。 燃料油政策频出或使得边际炼油产能逐步退出,公司优质资产价值逐步显现据隆众资讯消息,2024年12月,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了《关于2025年关税调整方案的公告》,其中公告附表《进口商品暂定税率表》中显示:燃料油进口税率从2025-08-05起调整为3%,提升了2个百分点。此外,据钢联能化消息,2025年1月起,燃料油消费税抵扣比例将由现行的全额抵扣(100%)下调至50-60%区间。在此背景下,以进口燃料油为原料生产汽柴油的地炼企业或将面临双重成本压力。据钢联数据,2025年以来,山东独立炼厂产能利用率已降至48%左右。我们认为,伴随燃料油等相关政策的推出,行业边际产能或将逐步退出,产品盈利水平也有望随之得到逐步修复。 公司持续“补链强链”,不断完善产品矩阵、增强盈利能力公司控股的浙石化炼化一体化能力全球领先,公司与阿美的战略合作进一步巩固了行业地位。在“补链强链”方面,2024年浙石化α烯烃中试装置投产;稀土顺丁橡胶装置试生产成功;金塘新材料等项目有序推进,使得公司差异化、高端化产品矩阵不断拓宽。我们看好公司作为炼化龙头盈利水平将逐步修复,下游差异化化工品将进一步增强盈利能力。 风险提示:油价大幅波动、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项目投产进程不及预期等。
|
|
|
雅化集团
|
基础化工业
|
2025-08-05
|
11.46
|
--
|
--
|
11.50
|
0.00% |
|
16.65
|
45.29% |
|
详细
2025Q1利润同比大幅增长,看好公司利润向上弹性,维持“买入”评级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77.16亿元,同比下降35.14%,归母净利润2.57亿元,同比增长539.36%。其中,2024Q4公司实现营收17.91亿元,同比下降26.10%,环比下降9.93%;归母净利润1.03亿元,同比增长113.36%,环比增长95.50%。 2025Q1,公司实现营收15.37亿元,同比下降17.03%,环比下降14.20%;归母净利润0.82亿元,同比增长452.32%,环比下降19.55%。考虑锂盐价格低位运行,我们下调公司2025-2026年、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03(-1.24)、11.38(-4.23)、16.09亿元,EPS分别为0.70(-0.10)、0.99(-0.36)、1.40元,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为16.3、11.5、8.1倍。我们看好公司作为国内民爆和锂行业领军企业之一,未来随锂精矿自给率提升、民爆海外市场持续开拓等,业绩存在较大向上弹性,维持“买入”评级。 民爆:2024年毛利率同比提升5.95pcts,海外市场开拓有望贡献长期增量2024年,公司民爆业务实现营收32.63亿元,同比下降3.95%,毛利率为37.80%,同比提升5.95pcts;工业炸药销量为21.10万吨,同比增长0.85%。未来,公司将继续加大在非洲和澳洲区域民爆业务的拓展力度,海外矿服业务有望实现迅速发展,为公司民爆业务带来新的增长点。 锂盐:锂价下行拖累公司业绩,未来锂精矿自给率提升有望抬升盈利中枢公司现有锂盐产能9.9万吨,预计2025H2将再建成一条3万吨氢氧化锂产线。 2024年,公司锂盐销量为4.80万吨,同比增长63.40%,但由于锂盐价格整体下行,公司2024年锂盐板块实现营收41.16亿元,同比下降50.40%,毛利率为-0.07%,同比下降5.69pcts,拖累公司利润。2024年11月,公司津巴布韦卡玛蒂维锂矿二期正式投产,目前该矿山已达到年处理锂矿石230万吨采选规模,折合锂精矿约35万吨,预计2025Q2锂精矿自给率将有所提升,届时公司锂盐产品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盈利中枢也有望随之站上新的台阶。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风险、产品价格波动风险、安全和环保风险等。
|
|
|
阿科力
|
基础化工业
|
2025-08-05
|
36.90
|
--
|
--
|
41.12
|
11.44% |
|
47.49
|
28.70% |
|
详细
主营业务景气承压, COC 产业化或将落地, 维持“买入”评级公司 2024年实现营收 4.66亿元,同比-13.14%;实现归母净利润-1,965.11万元,同比转盈为亏。 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收 1.06亿元,同比+2.70%;实现归母净利润-482.60万元,同比转盈为亏。报告期内, 公司主业聚醚胺产品市场竞争激烈,导致产品价格下降,公司业绩出现亏损。 由于公司主业景气持续低迷, COC暂未贡献利润, 我们下调公司 2025-2026年盈利预测,并新增 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 0.21、 1.05(前值 0.96、 1.83)、 2.54亿元,对应 EPS 为 0.23、 1.19(前值 1.01、 1.92)、 2.89元/股,当前股价对应 PE 为 201.0、39.4、 16.2倍。 虽然公司经营短期面临较大压力,但我们依然看好公司 COC 产业化突破后的广阔前景,维持“买入”评级。 聚醚胺景气见底, 光学材料需求增长, COC 或见曙光2024年公司主要产品脂肪胺、 光学材料(汽车涂料单体等)销量分别为 18,779、6,377吨,分别同比-9.2%、 +19.3%;均价分别为 14,593、 30,021元/吨(不含税),分别同比-14.2%、 -12.8%。 2025Q1脂肪胺、 光学材料销量分别为 4,6 12、 1,280吨,分别同比+23.2%、 -11.6%;均价分别为 14,132、 31,495元/吨(不含税),分别同比-12.3%、 +7.0%。 公司千吨级环烯烃共聚物(COC)生产线已于 2024Q3试生产,预计 2025年正式实现量产。公司潜江项目已完成土建建设,一期项目进入安装调试阶段,其中 1万吨/年聚醚胺项目预计于 2025Q3完工, 1.5万吨/年高透光材料项目预计于 2026年底完工。 公司 COC 备受市场期待,或见曙光。 与保利新能源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预计对公司业绩产生积极影响公司与保利新能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有限期自 2025年 3月至 2028年 2月, 双方就特种领域新型特种材料等事项开展合作。 双方将充分利用公司潜江项目优势,进行新型特种材料生产环节的质量控制,确保产品符合标准。待产品定性后,双方将根据具体产品或订单,另行签订独立的产品开发或合作生产协议。 此协议预计对公司未来年度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风险提示: 项目进展不及预期,产品价格大幅下滑,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
|
|
苏博特
|
基础化工业
|
2025-08-05
|
7.90
|
--
|
--
|
9.30
|
16.40% |
|
14.07
|
78.10% |
|
详细
2025Q1利润同比增速转正,看好公司后续业绩修复,维持“买入”评级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 35.55亿元,同比下降 0.75%,实现归母净利润 0.96亿元,同比下降 40.24%。其中, 2024Q4公司实现营收 10.80亿元,同比增长 7.33%,环比增长 18.36%;实现归母净利润 0.17亿元,同比下降 9.01%,环比下降 31.77%。 2025Q1,公司实现营收 6.82亿元,同比增长 17.81%,环比下降 36.88%;实现归母净利润 0.24亿元,同比增长 15.36%,环比增长 40.84%。 由于公司主营业务有望企稳,我们维持公司 2025-2026年、新增 2027年盈利预测, 预计 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53、 2.04、 2.44亿元, EPS 分别为 0.35、 0.47、 0.56元,当前股价对应 2025-2027年 PE 为 22.4、 16.8、 14.0倍。 我们看好公司作为减水剂龙头, 未来随下游需求回暖, 业绩有望率先迎来修复,维持“买入”评级。 Q1高性能减水剂出货量同比高增, 公司财务结构有望持续改善2025Q4, 公司高性能减水剂、高效减水剂、功能性材料板块销量分别为 30.95、0.53、 9.63万吨,环比+7.99%、 +29.27%、 +7.96%。 2025Q1, 公司高性能减水剂、高效减水剂、功能性材料板块销量分别为 20.25、 0.34、 6.45万吨, 同比+27.68%、-12.82%、 +41.45%;营业收入分别为 3.48、 0.09、 1.37亿元, 同比+22.64%、 -10.43%、+25.11%。 此外,截至 2025Q1,公司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规模为 25.20亿元,较2024年底下降 3.44亿元, 未来伴随地方政府化债工作持续进行以及房地产市场逐步转向止跌回稳, 公司财务结构有望持续改善。 国内基建工程市场持续开拓, 海外业务发展迅速国内方面, 公司强化基建工程领域市场开拓,构建以央、国企为主的大客户生态圈,为业务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海外方面, 公司新设新加坡、菲律宾、沙特等海外子公司,“一带一路”地区的海外布局进一步扩展。 同时公司检测业务稳健发展,在轨道交通业务持续进行开拓的同时,聚焦高附加值检测业务,取得了较为良好经营业绩。 我们看好公司多板块协同发展,有望随经济复苏迎来修复行情。 风险提示: 产能投放不及预期、下游需求大幅下滑、宏观经济下行
|
|
|
新凤鸣
|
基础化工业
|
2025-08-05
|
10.65
|
--
|
--
|
11.77
|
8.38% |
|
12.79
|
20.09% |
|
详细
Q1业绩同比小幅增长,维持“买入”评级公司发布 2025年一季报, 2025Q1实现营收 145.57亿元,同比+0.73%,环比-18.65%,实现归母净利润 3.06亿元(其中 2025Q1计提资产减值损失 1.00亿元),同比+11.35%,环比-13.66%。 公司业绩符合预期,我们维持公司 2025-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 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 16.09、 20.49、 25.52亿元, EPS 为 1.06、1.34、 1.67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为 10.4、 8.2、 6.6倍。 我们看好需求稳步增长背景下, 供给格局优化带来长丝盈利修复,维持“买入”评级。 2025Q1长丝价差同环比表现优异,但减值损失对公司业绩有所拖累产销量方面, 据公司公告, 2025Q1公司长丝、短纤产量分别为 195.0、 32.3万吨,同比+5.4%、 +4.3%,销量分别为 142.7、 29.4万吨,同比-9.6%、 +2.1%,产销率分别为 73.18%、 90.95%,受春节假期影响, 2025Q1公司长丝与短纤呈整体累库态势。从产品结构来看, 2025Q1公司 POY、 FDY、 DTY 产品销量分别为 97.1、27.1、 18.5万吨,分别占长丝总销量的 68%、 19%、 13%。 盈利方面, 2025Q1公司销售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 6.51%、 2.11%,较 2024Q1分别同比+0.61pcts、 +0.21pcts,较 2024Q4分别环比+0.83pcts、 +0.13pcts。从价差来看, 2025Q1涤纶长丝 POY 价差季度均值为 1330元/吨,较 2024Q1同比+21.1%,较 2024Q4环比+8.4%。 尽管 2025Q1公司长丝价差同环比表现优异,但油价下跌带来的部分减值损失仍对公司业绩有所拖累。 当前美国关税政策背景下,长丝下游终端需求短期内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且原油价格大幅波动使其进一步加剧。但中长期来看,国内长丝及下游纺织服装行业产业链完备、成本控制能力优异,依旧具备强有力的竞争优势,在全球产业链中起到主导作用。 目前长丝行业新增产能增速已回到合理水平,未来伴随需求的稳步增长,长丝盈利有望逐步修复,公司盈利弹性与长期价值有望进一步凸显。 风险提示: 油价大幅波动、下游需求疲软、产能投放不及预期
|
|
|
赛轮轮胎
|
交运设备行业
|
2025-08-05
|
12.03
|
--
|
--
|
13.08
|
8.73% |
|
13.73
|
14.13% |
|
详细
2024年公司业绩再创新高,看好公司长期成长趋势, 维持“买入”评级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 318.02亿元,同比增长 22.42%,实现归母净利润 40.63亿元,同比增长 31.42%。 其中, 2024Q4公司实现营收 81.74亿元,同比增长17.33%,环比下降 3.54%;实现归母净利润 8.19亿元,同比下降 23.18%,环比下降 25.00%。 2025Q1,公司实现营收 84.11亿元,同比增长 15.29%,环比增长2.90%;实现归母净利润 10.39亿元,同比增长 0.47%,环比增长 26.79%。 考虑关税不确定性因素, 我们下调公司 2025-2026年、新增 2027年盈利预测,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45.02(-6.74)、 52.61(-5.40)、 62.39亿元, EPS分别为 1.37(-0.20)、 1.60(-0.16)、 1.90元,当前股价对应 2025-2027年 PE 为8.9、 7.7、 6.5倍。 我们看好中国轮胎在全球市场份额提升的逻辑将持续兑现,公司全球化布局有望带动长期成长,维持“买入”评级。 2024Q4公司轮胎产量超 2,000万条, 销售均价环比提升公司2024Q4轮胎产、销量分别为2,018、1,828万条,环比2024Q3分别增长5.04%、下降 5.46%;销售均价约为 428元/条,环比 2024Q3提升 1.15%。 2024Q4公司天然橡胶、合成橡胶、炭黑、钢丝帘线四项主要原材料的综合采购价格同比增长21.72%,环比增长 7.64%。 同时,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 0.23元(含税), 2024年度预计现金分红总额 12.49亿元(包括已实施完成的 2024年前三季度现金分红),占本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例为 30.76%。 2025Q1原材料价格环比下降, 公司墨西哥、印尼等基地稳步推进公司 2025Q1轮胎产、销量分别为 1,988、 1,937万条,环比 2024Q4下降 1.49%、增长 6.00%。 2025Q1, 公司天然橡胶、合成橡胶、炭黑、钢丝帘线的综合采购价格同比增长 4.51%,环比下降 7.94%。 公司坚持全球化战略,目前已在青岛、潍坊、东营、沈阳及越南、柬埔寨建有轮胎生产基地,并正在建设墨西哥、印尼等生产基地,预计将于 2025年建设完成。 未来伴随全球轮胎市场的不断增长以及我国轮胎品牌在全球竞争力的不断提升, 我们看好公司长期成长空间。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不足、产能释放不及预期、成本端大幅波动等。
|
|
|
桐昆股份
|
基础化工业
|
2025-08-05
|
10.53
|
--
|
--
|
11.62
|
9.31% |
|
12.72
|
20.80% |
|
详细
Q1业绩同比小幅增长,看好长丝盈利修复,维持“买入”评级公司发布2025年一季报,2025Q1实现营收194.20亿元,同比-8.01%,环比-23.11%,实现归母净利润6.11亿元(其中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为2.54亿元),同比+5.36%,环比+213.00%。公司业绩基本符合预期,我们维持公司2025-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41、36.48、42.74亿元,EPS分别为1.06、1.52、1.78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0.1、7.0、6.0倍。我们看好需求稳步增长背景下,供给格局优化带来长丝盈利修复,维持“买入”评级。 Q1毛利率同环比均有所增长,看好公司盈利弹性与长期价值产销量方面,据公司公告,2025Q1公司长丝产量、销量分别为329、250万吨,分别同比+4.9%、-3.3%,整体产销率为76%。其中POY、FDY、DTY产品产量与销量分别为242/181、58/45、29/24万吨,分别同比+3.1%/-6.7%、+12.0%/+8.1%、+6.3%/+4.0%,产销率分别为74%、78%、84%。受春节假期影响,2025Q1公司长丝产品呈整体累库态势。从产品结构来看,2025Q1公司POY、FDY、DTY产品销量分别为181、45、24万吨,分别占长丝总销量的72%、18%、10%。盈利方面,2025Q1公司销售毛利率为7.71%,较2024Q1同比+1.00pcts,较2024Q4环比+4.56pcts。从价差来看,2025Q1涤纶长丝POY价差季度均值为1330元/吨,较2024Q1同比+21.1%,较2024Q4环比+8.4%。当前美国关税政策背景下,长丝下游终端需求短期内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且原油价格大幅波动使其进一步加剧。但中长期来看,国内长丝及下游纺织服装行业产业链完备、成本控制能力优异,依旧具备强有力的竞争优势,在全球产业链中起到主导作用。目前长丝行业新增产能增速已回到合理水平,未来伴随需求的稳步增长,长丝盈利有望逐步修复,公司盈利弹性与长期价值有望进一步凸显。 风险提示:油价大幅波动、下游需求疲软、产能投放不及预期等。
|
|
|
新和成
|
医药生物
|
2025-08-05
|
21.72
|
--
|
--
|
22.86
|
5.25% |
|
22.97
|
5.76% |
|
详细
Q1营收同比增长、归母净利润同比高增,符合预期, 维持“买入”评级公司发布 2025年一季报,实现营收 54.4亿元,同比+20.91%、环比-6.66%;归母净利润 18.8亿元,同比+116.18%、环比+0.05%;扣非净利润 18.8亿元,同比+119.22%、环比-3.44%,业绩符合预期,同比高增主要受益于营养品量价齐升。 我们维持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 66.93、 75.09、 80.80亿元,对应 EPS 为 2.18、 2.44、 2.63元/股,当前股价对应 PE 为 10.2、 9.1、 8.5倍。我们看好公司坚持“化工+”“生物+”战略主航道,有序推进项目建设,维持“买入”评级。 维生素景气上行、蛋氨酸有序放量助力业绩高增, 看好新项目、新产品放量 (1) 盈利能力方面, 2025Q1公司销售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 46.7%、 34.7%,相较 2024年报分别+4.92pcts、 +7.41pcts。 据 Wind 数据, 2025年一季度 VA(50万 IU/g)、 VE(50%)、固蛋市场均价为 112.3、 136.4、 21.4元/公斤, 同比+37.4%、+109.9%、 -3.7%, 维生素景气回升、加上公司 30万吨固蛋达产助力业绩同比高增。 截至 4月 28日, VA、 VE、固蛋市场均价分别为 75.0、 115.0、 22.5元/公斤,较 2025年初分别-45.5%、 -19.3%、 +13.1%,同比分别-11.8%、 +64.3%、 +2.0%,分别处于 1.6%、 72.7%、 46.7%历史分位(2008年以来)。 据百川盈孚数据, 2025Q1国内蛋氨酸出口量 7.9万吨,同比+7.35%, 目前国内固体蛋氨酸工厂挺价态度强势。 据饲料巴巴公众号报道, 4月 22日国内厂家 VA、 VE 停报,国内宁夏紫光计划 4月中旬开始检修 4周,安迪苏欧洲工厂计划 3-5月检修、 南京工厂计划 4-5月检修, 4月 21日赢创蛋氨酸市场报价上调 1元/公斤。 (2)项目进展: 根据 2024年报, 公司现有 30万吨固蛋达产, 18万吨/年液蛋(折纯)基本建设完成, 4,000吨/年胱氨酸稳定生产运行。系列醛项目、 SA 项目、香料产业园一期项目稳步推进。新材料 PPS 新领域应用开发顺利, 天津尼龙新材料项目顺利推进大生产审批, HA 项目产品已正常产销。 我们认为随着新项目、新产品的开发建设有序进行,公司成长动力充足。 风险提示: 维生素、蛋氨酸行业竞争加剧,项目投产不及预期, 汇率波动等。
|
|
|
华峰化学
|
基础化工业
|
2025-08-05
|
6.56
|
--
|
--
|
7.20
|
9.76% |
|
7.94
|
21.04% |
|
详细
Q1业绩超预期,纵向并购夯实聚氨酯产业优势,维持“买入”评级2025年Q1公司实现营收63.14亿元,同比-5.15%,实现归母净利5.04亿元,同比-26.21%,环比大幅增长145.60%。2025年Q1,己二酸、氨纶平均价差环比仅小幅下跌,公司作为氨纶、己二酸行业双龙头,持续巩固成本优势,周期底部彰显龙头业绩韧性。同时公司纵向并购优质资产,进一步夯实其聚氨酯产业优势,公司聚氨酯龙头地位有望进一步巩固,我们维持公司2025-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74、31.10、38.22亿元,EPS分别为0.50、0.63、0.77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3.5、10.7、8.7倍,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Q1氨纶、己二酸价差环比仅小幅小跌,周期底部彰显公司业绩韧性据百川盈孚、Wind等,2025年Q1,己二酸的平均价格为8,106元/吨,环比-2.14%,己二酸平均价差为2,200元/吨,环比-5.06%,同比-32.41%。Q1氨纶40D平均价格为23,876元/吨,环比-1.01%;氨纶价差为11,083元/吨,环比-3.25%,同比-12.82%。Q1己二酸、氨纶需求仍然较为疲软,两者供给过剩局面仍较为严峻,价差低迷。公司作为双行业龙头,凭借低成本的规模优势,业绩表现仍较为优异。 周期底部并购聚氨酯产业链优质资产,看好公司作为聚氨酯龙头腾飞公司拟向华峰集团、尤小平、尤金焕、尤小华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其持有的华峰合成树脂100%股权;拟向华峰集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其持有的华峰热塑100%股权。根据评估,此次交易总价格为60.0亿元,其中华峰合成树脂交易价格40.4亿元,华峰热塑为19.6亿元,两者2024年合计净利润为5.04亿元。 支付方式方面,公司以现金支付6.0亿元,以股份支付54.0亿元,股份发行价格为6.14元/股。交易对方承诺:合成树脂2025年-2027年实现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3.01、3.24、3.42亿元,合计9.67亿元;华峰TPU分别不低于1.70、2.02、2.32亿元,合计6.04亿元。公司通过并购实现产业链整合延伸,进入聚氨酯行业中的革用聚氨酯树脂、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领域,进一步夯实公司龙头优势。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原油价格大幅下跌、项目建设不及预期。
|
|
|
黑猫股份
|
基础化工业
|
2025-08-05
|
11.28
|
--
|
--
|
12.60
|
11.70% |
|
12.60
|
11.70% |
|
详细
2024年Q4业绩超预期,导电炭黑国产替代或加速,维持“买入”评级根据公司年报,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1.32亿元,同比+7.20%;实现归母净利润2,513.47万元,同比大幅扭亏。对应Q4单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8,013.47万元,环比大幅扭亏,同比+294.16%。2025年Q1,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3551.81万元,同、环比转亏。我们下调公司2025-2026年并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分别实现归母净利2.85(-0.02)、3.75(-0.38)、4.92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39(-0.00)、0.51(-0.05)、0.67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9.1、22.1、16.9倍。随着中美贸易冲突加剧,或加速下游电池厂对进口导电炭黑国产化替代趋势,公司导电炭黑业务或充分受益,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煤焦油价格波动致炭黑价差波动较大,公司季度业绩先涨后跌根据Wind、百川盈孚数据及我们测算,2024年Q4,煤焦油市场均价为3,575元/吨,环比-8.71%;炭黑的平均价格为7,874元/吨,环比-5.68%;炭黑平均价差为2,512元/吨,环比大幅扩大1.52%,助力公司Q4归母净利润超预期。2025年Q1,煤焦油市场均价为3,675元/吨,环比+2.80%;炭黑的平均价格为7,582元/吨,环比-3.71%,炭黑平均价差为2,070元/吨,环比大幅缩窄17.62%,同比-10.36%。2025年Q1本就为炭黑的传统淡季,同时受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影响,春节后终端订单锐减,炭黑库存亦大幅累积,同时炭黑价差同环比下跌,量价齐跌致公司Q1业绩同环比转亏。 中美贸易冲突加剧,或加剧导电炭黑国产化替代趋势根据光明网报道,经国务院批准,自2025-08-05起,调整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提高至125%。 当前国内销售有产自美国的锂电用导电炭黑,随着中美贸易冲突升温,下游电池厂或加快引进国产化厂家保障供应链安全,公司拥有超导电炭黑产能2万吨,未来有望充分受益于导电炭黑国产化替代趋势加快。 风险提示: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产品价格大幅下跌、宏观经济下行等
|
|
|
三美股份
|
基础化工业
|
2025-08-05
|
43.47
|
--
|
--
|
49.40
|
13.64% |
|
50.52
|
16.22% |
|
详细
2024、2025Q1业绩同比高增,制冷剂主升行情徐徐展开,维持“买入”评级公司2024年实现营收40.40亿元,同比+21.17%;实现归母净利润7.79亿元,同比+178.4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7.48亿元,同比+257.74%;经营性现金流7.09亿元,同比+46.52%。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收12.12亿元,同比+26.42%;实现归母净利润4.01亿元,同比+159.59%;经营性现金流3.66亿元,同比+166.96%。受益于制冷剂价格修复,公司业绩持续高增。我们上调2025、2026年盈利预测,并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20.80、26.08(前值18.07、23.00)、29.72亿元,EPS分别为3.41、4.27(前值2.96、3.77)、4.87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12.5、10.0、8.7倍。我们看好制冷剂景气趋势的延续,主升行情徐徐展开,维持“买入”评级。 2024业绩修复较好,2025制冷剂行情开门红,或迎双击主升行情公司2024年氟制冷剂、氟发泡剂、氟化氢销量分别为12.54、0.94、6.88万吨;营收分别为32.68、1.60、5.41亿元;均价分别为26,056、17,078、7,865元/吨。2025年一季度氟制冷剂、氟发泡剂、氟化氢销量分别为2.71、0.22、1.57万吨,分别同比-16.1%、-0.6%、-14.3%;营收分别为10. 13、0.47、1.37亿元;均价分别为37,392、21,516、8,732万元/吨,分别同比+56.9%(+13,563元/吨)、+32.1%、+16.9%。2025Q1氟制冷剂均价相比2024年均价+43.5%(+11,336元/吨)。我们认为,2024年公司制冷剂景气有所修复,2025进一步合理上升,且趋势未止,公司业绩或将不断释放,双击主升行情可期。 中期分红强化回报,员工持股增信心公司发布2024分红计划以及2025年度中期分红规划:公司2024年现金分红比例为35.07%,每股派发现金红0.45元(含税)。同时预计拟进行2025年中期分红,分红金额不超过当期合并报表归母净利润的20%。另外,公司于3月24日发布员工持股计划,本计划拟持有股票数量不超过372.31万股,约占公司总股本的0.61%,持有人总人数不超过430人,购买价格为20.47元/股。 风险提示:安全生产风险,政策变化风险,终端消费不振。
|
|